欢迎访问IWF 2026上海国际健身展官网! 2026年3月13-15日 上海世博展览馆 English

首页 / 媒体 /

展会新闻

回顾 | IWF2016中国健身俱乐部管理论坛:直击俱乐部管理痛点


    由《健与美》杂志主办,健与美(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德纳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IWF?2016中国健身俱乐部管理论坛”于3月7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成功举行。此次活动邀请了健身行业一批知名俱乐部创投明星、管理精英现身说法,到场健身行业投资人和管理者200余名。论坛通过主题演讲和互动沙龙对话的方式,就中国健身行业十余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之路,展开了深度剖析、分享经验教训,为众多的行业从业者搭建拓宽思路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


《健与美》杂志主编  刘舜

论坛开场,由健与美杂志主编刘舜介绍了中国健身行业的现状,他提到,以商业健身俱乐部为终端的产业链,是民营资本的舞台。“目前,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扩展速度迅猛,单店数量已经接近或超过1万家。商业俱乐部具有科学完备的硬软件设施服务、丰富的课程配置和浓厚的健身氛围 ,成为了大众健康服务的主力军,肩负着帮助政府和社会推广健身理念和引导公众参与科学健身的使命,是提高民生服务的一条有效的社会渠道。”

刘舜主编还指出,我国的商业健身环境当前仍处于发展初期,产业基础薄弱、体制尚不成熟导致行业在过往历经波折、代价巨大,存在发展瓶颈和难点。“本次论坛的目的,就在于找出这些痛点,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产业生态系统,让中国健身俱乐部和谐、健康、有序发展。”



    德纳展览集团总经理陈西强在致辞中提到,IWF上海国际健身展从展会创意初期,就定位于“为健身行业而生,为健身产业凝聚力量”。“目前的市场形式和国家大政方针,都对健身行业的发展带来极大利好。IWF中国健身俱乐部管理论坛的举办,也是想将这种愿景清晰化,搭建一个全行业的信息交流核心,为投资商和俱乐部解决管理问题,让成功的企业家和品牌,分享自己创业的心路历程和前车之鉴。”

遂生健身总经理  朱天颖

作为本次论坛的独家赞助商,遂生健身总经理朱天颖说到,在十年的企业发展过程中,遂生一直服务于中国健身俱乐部的投资人和管理者,提供最优良的健身设备和国际一线课程,搭建行业平台,输出优秀人才。

论坛嘉宾大讲义
如何让会员离不开你的俱乐部?
解决痛点:会员流失
莱美国际全球教练体验总监  Gary Bassett

    Gary有着多年的职业心理培训辅导的经历,在多家跨国公司中担任过人力资源总监,在过去十几年里,他也精英着自己的连锁俱乐部品牌。在他看来,莱美体系的健康状况来自,妥善地管理莱美全球十万名教练,以及招募更多的人成为新的教练。

    莱美在为全球俱乐部带来各类课程的同时,也在管理者提供各种数据分析服务。Gary总结有三大因素影响会籍部门的利润,一是会员流失率接近50%/年,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个普遍现象;二是会员越来越变得年轻化,千禧一代已经进入俱乐部锻炼,他们求新求异,有着特殊的需求亟待满足;三是移动互联网、在线互动社交和虚拟训练设备,也在改变着传统的健身模式。“会员流失的背后真相是,坚持锻炼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投资人和管理者要让会籍系统、私教部门和团操部门,把会员整合起来,建立一种超越会籍关系的纽带。”Gary列举了莱美目前在推行的“部落理念”,让私教和团操教练通过在线互动和线下训练的方式,关心会员的身体和训练频率,让他们在俱乐部中有所收获,从而继续续费。

站在云端的俱乐部
解决痛点:利用云端和线上手段来管理俱乐部
    前虎扑体育副总裁严瑜,目前的工作是搭建创新的俱乐部管理系统,整合线上需求和线下体验。在他的系统中,内地健身俱乐部单店数量在1.5-2万家,内地居民已经完全接受健身这种“去中心化”的体育项目。“内地并不缺少需求,而是缺少体验更佳的服务来满足这些需求。”

     在严瑜看来,通过“云端”理念,用线上数据和在线方式,将俱乐部投资人、管理者、前台、教练员,与会员相连接。例如,一名会员连续两次错过了某个小团体课程,在管理系统的终端就能反应出来;这个云端系统也能更好地考核员工,通过他们打卡、签单、课时总量、当月业绩等数据,形成一个随时可查可控的在线报表,各职能部门的员工的工作进度和状态,全部可通过数据反映给管理者。“这让以前并不舒适的人与人之间的管理,变得简单、明确。”

突破2016---企业成功升级转型
解决痛点:用中国传统思想解决“舶来品”健身

帕思倍利董事长  刘绪

    作为帕思倍利的创始人,刘绪一直试图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健身管理课题。在他接受咨询的俱乐部中,有些同质化严重的品牌,面临合理重组才能度过危机。“在我们的调研中,全国有十几个不同投资人背景的俱乐部,起名莱美健身,还有很多叫力健,叫菲特尼斯的更是数不胜数。”刘绪通过店面设计、托管、课程引进等方式,这些同质化严重的俱乐进行品牌区分。“有一个连锁俱乐部的投资人,有三家店面,每年的纯利在2000千万左右,但是近两年增长乏力。”刘绪重新改良了店面的装修,按照投资人的儒雅气质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符号加以修饰,后来这家改名为“谦谦健身”的品牌,主打五维生活、义利兼顾的健身企业主题,创造出更多俱乐部气质。“西方的文化过于体现物质性,中国文化本源是以儒学为主流的哲理系统,它主要体现的是生命存在的整体意义,是文质统一的人格理念。希望投资人更多地创立有着中华文明符号的俱乐部品牌。

智能互联为行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光猪圈健身模式全公开
解决痛点:新模式打造出轻量化俱乐部
光猪圈健身&青鸟体育董事长  王锋

    青鸟体育总裁王锋在进入健身行业之前,是一名铁杆健身爱好者,之所以转型成为俱乐部管理者和投资人,完全出于看好健身产业的未来发展。针对目前健身俱乐部冗繁的管理体系和沉重的成本支出,王锋把信心更多地投射到旗下的光猪圈健身。“目前国内的健身俱乐部连锁品牌的发展体量大多是30家左右。这个发展速度除了市场因素之外,管理能力饱和也是重要原因。”

    王锋提到,美国是平均1万人拥有一家健身房,中国内地是10万人拥有一家,而且健身市场相对分散。“在目前这个存量市场里,中国前十大品牌市场份额16.4%,非连锁健身俱乐部占大多数,为66.8%。”他表示,目前的政策也给健身市场诸多利好,省市体育局支持,全民健身补贴,民营健身市场空前火热。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健身房人口在2025年预计达到1亿人。“现在健身人口只有2000万人,健身房缺口70000家,这个增量市场才是最大的市场,可是目前却有阻力。”

    在王锋看来,目前健身行业的痛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健身房管理手段低下、管理成本高,人员成本、管理难度逐年递增,预付费惯性导致变革困难;二是教练员收入低,仅有20%-40%授课分成,个人发展受限制;三是消费者体验差、不易养成习惯,不方便、信息不透明,年费制度阻碍增量人群进入。

   为了改变这种传统运营方式,打造轻量化的健身俱乐部,王锋和青鸟体育开创了光猪圈健身模式。光猪圈健身是智能健身房的创新模板之一,通过大数据来选址,打造300~800平方米的“小而美”的健身房。高度的互联网智能化可以让用户通过集成的手环,实现APP线上支付查询获得自己的运动大数据;完成门禁刷卡,体测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分析,使用智能更衣柜和淋雨服务;有氧和力量设备记录个人训练成就,完成会员服务数据的跟踪。对于投资者来说,来自光猪圈健身的大数据帮助他们精准营销,什么地点适合开店,什么时候要做店庆,什么时候要做宣传和市场活动。

    对于合作伙伴,光猪圈健身业提供更多的支持,王峰介绍,光猪圈现在采用全新的合伙人制,让员工和教练也变成合伙人,进入利润分配体系。

面对现在的火爆的健身培训市场,王峰认为,这些培训同质化严重,大多数是针对俱乐部管理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梳理,属于碎片化的学习和对策。

以用户体验讲传统与互联网的结合
解决痛点:传统健身体验依旧是重点


AASFP客户体验经理、资深讲师  吴贤君

传统健身业交锋智能互联时代 对话沙龙
    论坛的演讲环节结束后,主办方还针对传统健身业交锋智能互联时代话题,进行了圆桌讨论和分享。该环节的嘉宾主持是遂生健身董事长叶双铭先生,他将新旧经营模式的交锋,分成痛点、盈点和赢点等若干方面进行梳理,曹岩、王锋、刘苏德、孙崇等多家连锁机构和智能健身房操盘手,参与了讨论。



曹岩 宝力豪健身(中国)CEO
    “互联网+健身并不是全部,找到属于自己的品牌属性最为关键。举个例子,Zara时装一直主打快时尚,其设于西班牙的物流仓储能迅速将产品和设计输出到世界上最时髦的城市百货;但LV依旧重视门店销售和客户体验;两者都是成功的时尚品牌。互联网永远是工具,是为你的品牌服务。”

王锋  光猪圈健身&青鸟体育董事长
    “青鸟健身目前没有扩张直营店数量的打算,如果可能,从北京的开店和维护成本上看,我更愿意缩小现在青鸟健身门店的面积。所以,今年青鸟体育的赢点是按照计划开设50家光猪圈健身门店。未来的健身房会像便利店一样,更轻量化,更少地收到地域性条件的干预。”

刘苏德 美日健身董事长
    “美日健身在宁波当地有着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竞争优势,以房租为例,三四线城市地产的泡沫还很丰盈,我6年前第一家店的租金,现在竟然有所下降;除了持续上扬的人力成本,美日健身并没有遇到更多的互联网产品冲击;而保持上扬的开店数量和市场占有率,是我现阶段要做的事情。”

孙崇 GymExpress快健身总经理
    “快健身未来更愿意被大众冠以GE这个名字,更好识别。智能健身房对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并不敏感,就像大型商超沃尔玛和711便利的店,彼此之间的消费场景、购买商品、综合成本,都不尽相同;甚至几个智能化健身房品牌之间也是合作共赢的,当一个区域有足够多的锻炼场所后,健身习惯就更好普级,消费者只需要到最方便的地方训练,投资者只需要把店开到街边就可以。”


论坛嘉宾合影

IWF2016上海健身俱乐部参观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交流与发展,IWF上海国际健身展组委会特联合多家健身俱乐部/工作室、品牌商等在IWF2016上海国际健身展期间举行“IWF2016上海健身俱乐部参观活动”,此次参观活动作为“IWF2016中国健身俱乐部管理论坛”的重要的子活动,组委会精心甄选5条参观线路供参与论坛及展会的健身俱乐部投资人以及行业人士进行参观。

参观团合影


参观俱乐部剪影



    * 特别鸣谢奥力来中国、必确中国、遂生健身、巍得健身、莱美中国以及唤潮健身、宿禾健身、斯锐凯博健身会所、威尔士健身会所、美再晨运动会馆、美格菲健身中心、上海Uturn悠腾私人健身工作室、琦健身、Six S Fitness等品牌、健身会所/俱乐部/工作室对本次参观活动的大力支持!
139
314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