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F看制造(下)丨中国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展贸平台之一、全球运动健身行业的年度盛事——第12届IWF国际健身展将于2025年3月5日至7日在中国·上海世博展览馆盛大开幕。
编辑丨Jay
主编丨77
图片来源丨Pixabay
全文共4700字
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
01. 行业概况
Industry Overview
中国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业是中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生产和销售各类运动健身设备和器材,用于满足不同用户的健身需求。
按照训练功能可分为针对特定肌群或身体部位锻炼的单功能器械,如跑步机、划船器等;和能够进行全身性锻炼的多功能器械,如扩胸器、深蹲架、卧推架等。按照使用场景进一步可划分为家用健身器材、商用健身器材和户外健身器材。
中国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步调基本一致,经历了从代工生产到产品自研,再到品牌打造和构建护城河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中国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运动健身器材行业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代工制造积累原始资本。凭借早期的产业起步和集群效应,以及地方政府对运动健身器材产业的大力支持,山东省逐渐成为健身器材的重要生产基地,支撑起国内大部分市场,并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海外市场的拓展,国产健身企业开始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通过自主研发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运动健身器材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向高端化、专项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个性化运动健身器材的需求。
02. 市场现状
Market Situation
根据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的数据,2023年中国健身训练器材市场总规模达到了708亿元,预计2024年该数字将达到780亿。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健身文化的普及。
从增长率来看,中国运动健身器材市场近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72%,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反映了市场需求的扩大,表明了行业供给能力的增强。特别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品创新,运动健身器材的种类和功能不断丰富,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健身需求。
中国运动健身器材市场结构多元化,涵盖了家用、商用和户外健身等多个细分市场。其中家用健身器材市场增长迅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智能化、便携式的产品,如智能跑步机、健身APP配套设备等,满足了家庭用户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受益于国家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人们对户外健身活动的喜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户外运动健身器材市场潜力巨大。
在区域分布上,山东省凭借其产业聚集优势,成为国内健身器材生产的主要集中地,占据了国内商用健身器材70%的份额。此外,经过多年的深耕与发展以及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江苏、福建、浙江、广东等器材生产集聚区正逐年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影响力。
中国运动健身器材市场在规模、增长趋势和市场结构上均表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市场潜力巨大,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03. 产业链
Industry Chain
①上游原材料供应
运动健身器材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橡胶、塑料、金属钣金件、马达和电子显示器等。
作为主要原材料之一,钢材的高强度和耐磨性确保了器材的耐用性和稳定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中国钢材产量达到136,268.2万吨,同比增长5.2%,为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保障。橡胶和塑料广泛用于生产各种健身垫、瑜伽球、哑铃手柄等配件和装饰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橡胶和塑料生产国,产能充足,能够满足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业的需求。
上游原材料供应市场稳定,为中游生产制造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支持。
②中游生产制造
中国运动健身器材的中游生产制造环节竞争激烈,企业众多,市场相对分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提升,生产制造环节正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许多企业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如机器人焊接、自动化涂装线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一些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自主研发和设计,申请了多项技术专利,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部分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赞助体育赛事等方式,提升了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③下游销售与服务
电商平台成为运动健身器材销售的重要线上渠道。企业通过天猫、京东、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平台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产品选择和便利的购物体验。
实体专卖店、商超等线下传统销售渠道依然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对于高端商用健身器材,消费者更倾向于在实体店进行体验和购买。
随着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企业越来越重视售后服务。许多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安装、维修、保养等服务,以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综上所述,中国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业的产业链各环节相互支持,共同推动了行业的发展。未来,随着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和升级,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04. 政策环境
Policy Environment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旨在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促进体育消费、加强公共健身设施建设、推动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多项政策,包括《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体育强国健身纲要》(2019)、《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等,为运动健身器材行业提供了规范与支持。
同时,政府为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这些措施有助于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另外,政府加大了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了运动健身器材的需求增长,例如“国家步道体系建设”、“体育公园建设”等项目都需要大量的健身器材,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作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行动”强调了全民健身的重要性,提出了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将直接推动运动健身器材市场的增长。
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当地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业的发展。
如地方产业规划,引导资源向健身器材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财政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其发展活力;产业园区建设,为健身器材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在政策的推动下,行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05. 竞争格局
Competitive Landscape
中国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业的区域竞争格局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其中山东省凭借其产业聚集优势,成为国内健身器材生产的主要集中地。
据人民日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山东省宁津县集聚了2,000余家健身器材企业,占据了国内商用健身器材70%的市场份额,远销至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显示出其强大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不同地区的运动健身器材企业在产品定位、市场策略、技术创新等方面各有侧重,形成了多元化的区域竞争格局,这种多样性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也促进了行业内的良性竞争。
在高端市场方面,竞争相对平和。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能够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
中低端市场由于技术门槛和资金要求相对较低,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导致市场竞争激烈。这些企业通常通过价格竞争、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由于市场参与者众多,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因此竞争压力较大。
总体来看,中国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区域集中和市场多层次的特点。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预计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也将推动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06. 消费者
Consumer
中国运动健身器材市场的消费者需求正在经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健康意识提升、技术进步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和健身。根据TalkingData的数据,运动健身App在年轻用户间的普及度相对较高,显示出消费者对于健康管理的日益关注;智能化健身器材的兴起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便捷、高效健身方式的需求,智能跑步机、健身手环等产品通过数据分析和在线指导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方案。
中国消费者在运动健身器材的选择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1、智能化偏好: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具有智能功能的运动健身器材。IDC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6.2%。
2、便携性和多功能性:家用健身器材的增长迅速,这类器材通常具有便携性和多功能性的特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多样化锻炼的需求。
3、品牌和质量:消费者在购买健身器材时,更加注重品牌和质量。知名品牌通常代表着更高的产品质量和更好的售后服务。
4、价格敏感度:尽管消费者对品质有较高要求,但价格依然是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性价比高的产品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5、外观和设计:随着审美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健身器材的外观和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时尚、简约的设计风格更受欢迎。
6、社交和互动性:运动健身器材的社交和互动性也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点。许多健身器材配备了社交分享功能,使用户能够与朋友分享健身成果,增加了健身的趣味性。
中国运动健身器材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和偏好正在不断演变,企业需要紧跟市场趋势,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07. 科技创新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21年中国智能运动健身行业市场规模约180亿元,2025年预计将达到820亿元左右。这一增长得益于智能健身器材如智能跑步机、智能健身镜等产品的推广和普及。根据IDC的数据,2024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全年出货量预计可达1.29亿件,显示出可穿戴设备与健身器材结合的市场潜力。
得益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国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业的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
与此同时,新材料的应用是推动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另一重要因素。
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不仅减轻了器材的重量,还提高了产品的耐用性和稳定性;芳纶及复合材料的创新使用提升了产品的竞技性能和使用寿命;新能源复合材料的开发为器材的轻量化、环保性和功能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环保材料的推广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化和新材料正在深刻改变中国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业的面貌,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预计未来运动健身器材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环保化。
08. 挑战与机遇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由于市场参与者众多,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导致价格竞争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价格战”虽然可以短期内吸引消费者,但长期来看会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
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者对健身器材的智能化、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技术更新迭代的加快要求企业不断投入研发、更新产品功能,以满足市场需求,这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资金实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尽管面临挑战,中国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业也迎来了新兴市场的发展机遇。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身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市场潜力依旧巨大;智能化产品需求增长,个性化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为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的发展,线上市场成为健身器材销售的重要渠道,企业可以通过线上平台直接接触消费者,获取更加真实有效的市场反馈,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
在国际市场的开拓上,中国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日俱增,出口市场规模充足。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1至5月,中国跑步机出口额为35.5亿元,一般的体育活动、体操或竞技用品出口额达80.8亿元,其他健身及康复器械出口总额为135.1亿元。这表明境外市场对中国健身训练器材的需求十分旺盛。
政府持续加大对于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民众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均为中国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END
即刻扫描下方二维码
参与IWF2025预登记
领取价值50元的展会入场券